​2025上海头脑奥林匹克:嘉二学子创新风暴来袭!
来源: 嘉定二中    发稿日期:2025年06月21日

2025年3月2日,上海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在上海市奉贤中学圆满落幕。今年大赛的主题是 “建设教育强国,AI时代创想无限”,旨在激发青少年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这场汇聚全国中小学顶尖创新人才的赛事中,嘉二学子在“古典...书中的美食”选题中,以出色的表现斩获全国一等奖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这不仅是对他们创新能力的肯定,更是对嘉定二中“融合人文的科技教育”特色发展的生动诠释。

image1.jpeg

image3.png

指导老师:刘港成


学校开设了“头脑奥林匹克创新思维”选修课,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自由探索和发挥创意的平台。为了迎接这次大赛,七名同学在平时的选修课上就展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和专注。在课上,同学们不仅显著提升了语言表达、动手实践和表演能力,还在团队协作中学会了如何高效沟通与分工,在问题解决中锻炼了灵活应对与创新思维。

image4.jpeg

image5.jpeg

image6.jpeg

随着比赛日期的临近,同学们进入了紧张的备赛阶段。他们利用课余时间,甚至假期时间,反复打磨剧本方案,力求每一个人物,每一句台词,每一个表情,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完美。

image7.jpeg

尽管已经为这场赛事精心筹备了数日,但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对手,同学们的压力依然如影随形。然而,这份紧张并未掩盖他们内心的期待,以及对团队成果的坚定信心。比赛当天,七名同学以自信的姿态登上舞台。


image11.jpeg

image12.jpeg

image13.jpeg

最终,同学们的项目凭借创新的设计、严谨的逻辑和出色的展示,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成功斩获全国一等奖第二名的佳绩!

2025上海头脑奥林匹克创新大赛已经落下帷幕,但这仅仅是嘉二学子创新之旅的一个节点。他们的表现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年轻一代的无限潜力,更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将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继续闪耀。


image14.jpeg

获奖选手张泽杨感言:

比赛前的两周里,我们增加了训练的频率,将原先的稿子进行了多次改动,以求能够达到简洁明了的状态,同时经过大量的排练以熟悉台词。由于表演存在时间限制,我们一次又一次地掐点练习,计算每一幕场景所需用时以尽量精准地统筹时间,为演出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做足准备。同时我们也练习了不少即兴的语言题和动手题,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不同题型。这次活动在队员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个不错的成绩。我很荣幸能够作为团队中的一员,与大家一同努力,感悟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与强大力量。


image15.jpeg

获奖选手高新感言:

很高兴在这次头脑奥林匹克竞赛获奖。在日常训练时,团队成员不断磨合,认真倾听各自的想法;在面对困难时,我们不断调整并尝试方案,逻辑思维动手能力也不断提升。在赛前,团队成员互相交流,修改多次剧本,也多次抽空排练,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最终在比赛取得优异成绩。这种相互帮助的回忆让人难以忘怀。最后,特别感谢各位老师对我们的鼓励与指导,也感谢并肩作战的队友,让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创新思考,这些都将成为为我未来学习和生活中的宝贵财富。


image16.jpeg

获奖选手王子豪感言:

在几个月的配合、相处与共同努力之下,我们成功地在与茫茫的对手的赛跑下摘得一份相当不错的荣耀,这是对我们辛勤付出的肯定。比赛前的训练坎坷无数,经历了无数次台词的修改、剧情演出的断层与配合创新的障碍,每一次的失败都让我们更加坚韧。比赛过程中,我们依然保持冷静而非静默,默契之下的交流使我们发挥出最佳状态。这是一次绝妙的旅途,团队引领我们欣赏到精神世界的美景;也是一段回味无穷的路途,无论走了多远,回首即是此程。


image17.jpeg

获奖选手柳雨婷感言:

在3月2日这天我们起了个大早,伴着日出一起去往比赛现场。到了现场得知是第一个上场展示,作为打头阵的我们心里不自觉都有些紧张。但当裁判一句“计时开始”。我们便迅速调整好比赛状态,用流畅形象的表演交出了答卷。这次获得全国一等奖,我不仅要感谢努力的自己和努力的队员,最重要的还是老师的指导与鼓励,给我们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image18.jpeg

获奖选手张嘉轩感言:

面对临近的大赛,我们团队利用特色选修课以及班会课时间训练即兴与长期题,在此过程中队伍中每位成员拼尽全力,积极备战。尽管我们面临诸多挑战,但都通过团队合作一一解决。正因这样的团队精神我们才能取得《古典……书中的美食》第三组别全国一等奖成绩。


image19.jpeg

获奖选手颜昱阳感言:

参加头脑奥林匹克(OM)比赛的这段经历,不仅让我收获了荣誉,更让我深刻体会到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的力量。每一次失败后的重新尝试,每一次灵光乍现的瞬间,都让我感受到创造的魅力。这份荣誉属于我们每一个人,也属于那段充满汗水与欢笑的时光。它让我更加坚定,未来的路上,我会继续用创造力和热情去迎接每一个挑战。最后,感激队友们的默契配合,感激老师的悉心指导,也感激那个从未放弃的自己。


image20.jpeg

获奖选手凌琰雯感言:

一个又一个题目,一次又一次临场发挥,我们将心跳加速视为创意迸发的信号,把评委的追问看作优化方案的契机。这种心态让我们在决赛现场超常发挥,这份奖杯既是终点更是起点,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不在于征服对手,而在于不断超越自我。未来,我们会带着这份对创新的热忱,继续在解决问题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同时,非常感谢刘老师,是你在从头到尾陪伴我们,指导我们,为我们的比赛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