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给心灵能量,唱响幸福旋律”——我校三项心理活动斩获佳绩
来源: 嘉定二中    发稿日期:2025年11月20日

从初春到秋末,我校心理中心以“心灯引路,赋能共前行”为主题,开展了2025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季,以多样化活动搭建心理成长支持平台,用学生更易接受的方式,把心理关怀藏进课间碎片时光,用贴近学生的互动形式传递心理关怀,得到学生广泛响应与一致好评。

近日,在嘉定区心理健康教育研讨展示暨2025年嘉定区心理活动季总结仪式上,我校心理季期间开展的三项活动斩获区级荣誉:“心理能量补给站”系列活动获得“创意项目奖”;“唱响幸福”歌曲传唱代表队被评为“幸福传唱展演星耀幸福歌队”;《生命的拼图:在挫折中看见价值与韧性》展示交流教案荣获中学组“优秀创意教案”,为我校心理健康文化建设写下亮眼篇章。

一、“心理能量补给站”:把关怀藏进课间的小美好

为契合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缓解学业压力,我们突破传统宣教模式,将 “心理能量补给站”拆分为三期低门槛、强互动的子活动,让心理调适自然融入课间碎片时光。

3月,“爱自己的100种方式” 率先开启。精选 100 条贴合校园生活的 “微行动”制成卡片——“课间晒 2 分钟太阳”“允许自己一道题算三遍”,用具体行动打破“爱自=自私”的认知误区。匿名留言区更成了朋辈支持的“能量池”,同学们分享着各自的“爱己小技巧”,让“照顾自己是正当权利”的信念悄悄扎根。

4-5月,“Project50挑战” 接力传递力量。结合行为主义习惯养成理论,我们每天更新一句正念话语:“我选择对自己有耐心”“每一次努力都是进步”。不少同学跟着设定小目标、坚持打卡,在日复一日的小坚持里,慢慢培育出面对挑战的稳定心态,也读懂了“微小积累也能带来大改变”。

5-6月,“WHO AM I”帮大家读懂独特的自己。我们用“高敏感” 替代 “玻璃心”“谨慎型”化解“胆小”的焦虑,再通过“特质词条+纽扣投票”的形式,让同学们既能将模糊的“自我”拆解为可观察的特质,又能从集体投票结果中发现“原来我的小特别并不孤单”,在社群联结中缓解“与众不同”的压力。

这三期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即时的“减压出口”,收集到的高频留言、共性需求等生成性资源,更成为后续心理课堂设计的宝贵依据。而“心理能量补给站”作为“心灯引路,赋能共前行”主题季的重要载体,也助力我校斩获2025年嘉定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季“创意项目奖”,项目负责人汪晋仪、张加茜两位老师的专业设计与用心付出,得到了区级评审的肯定。

二、幸福歌曲传唱:以歌润心,唱响幸福

“心灯引路”的主题不止于互动体验,更化作了动人的旋律。在本次区级心理活动季“唱响幸福”歌曲传唱活动中,我校音乐老师瞿晓珊指导高一(8)班的12名学生组建歌队,且有张加茜、陈熠君两位老师主动加入,师生携手以《最好少年》的朝气传递青春力量,用《如愿》的温情诠释对幸福的理解,将自我接纳与积极成长的心理理念融入每一段旋律。

从南翔学区选拔赛的初露锋芒,到区级评比的精彩呈现,大家用默契的配合、真挚的情感,让心理育人的温暖力量随旋律传递。最终,这支师生组合的队伍荣获嘉定区“星耀幸福歌队”称号,为心理活动季再添一抹亮色。

三、优秀创意教案:以创意课堂滋养生命韧性

除了实践类活动斩获佳绩,我校心理教师汪晋仪的教案《生命的拼图:在挫折中看见价值与韧性》,在嘉定区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展示交流活动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学组“优秀创意教案”。

该教案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聚焦高中生心理韧性培养,通过“生命中的‘凹凸’”热身、挫折价值探寻、认知重构练习、绘制韧性拼图等层层递进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正视挫折、发现成长价值,学会用更积极的视角解读挫折经历。教案将抽象的心理概念转化为具象可感的课堂体验,既贴合高一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又兼具专业性与创新性,为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提供了优质范例。

四、心灯常亮,未来共行

2025 年心理季的圆满落幕,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次阶段性总结,更是常态化、高质量推进的新起点。回顾这段旅程,我们以学生需求为核心,用创新形式搭建心理支持平台,既收获了荣誉认可,更见证了学子们在自我觉察、情绪调适与社群联结中的成长。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心理健康教育,不断优化活动形式、丰富内容载体,推动心理教育与美育、德育深度融合。始终坚守“以生为本”的初心,让心理关怀更精准、更温暖,助力每一位嘉二学子在校园的滋养中,成长为内心丰盈、敢于探索、向阳而行的追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