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新时代 幸福劳动者——嘉定二中2025级高二学生农村社会实践圆满收官
来源: 嘉定二中    发稿日期:2025年11月20日

金秋的阳光洒满大地,稻穗金黄,硕果盈枝。学习不止在课堂,更在生活。2025年11月3日至7日,嘉定二中高二年级学生奔赴上海市少年儿童浏河活动营地开展农村社会实践活动。在泥土与阳光的交织中,嘉二学子用汗水丈量土地,在劳动与体验中感悟成长,在实践与思考中书写青春华章。

一、精神启航:从开营出发,播下理想的种子

晨光熹微,旅程启幕。开营仪式上,高二(12)班胡东傲、高二(11)班邹家灏同学主持活动。上海市少年儿童浏河活动营地副主任徐迪发表动员讲话,鼓励同学们在劳动中磨练意志、砥砺品格。嘉定二中党总支副书记文朝有在讲话中指出:“劳动是最好的课堂,实践是最真的教育”,希望同学们能充分利用这五天时间。随后,高二(9)班柴毓翎同学代表全体学生发言,表达以饱满热情投身劳动实践的决心。

下午,同学们投入第一堂劳动课——文景盆栽种植与黄杨造型设计。他们挥洒创意、精心构思,用绿植、石子、苔藓装点出一盆盆充满生命力的作品。夜幕降临,同学们观看电影《袁隆平》,在袁老的事迹中体悟“国士无双”的信念与担当。

二、劳动淬炼:在田野中理解“幸福”的含义

清晨的阳光洒在嘉北郊野公园的土地上,嘉二学子开始了一天的农事体验。他们学习古法种豆,在指导老师带领下挖沟、播种、施肥。铁锹起落间,沟渠成形,汗水闪光。下午,大家化身“小农夫”,手持镰刀,在金黄稻田中体验收割稻谷。谷穗摇曳,笑声连连。同学们将稻穗摔打在斗中,看着金粒滚落,感受到劳动的重量与幸福的质感。劳动的意义,正是在实践中理解付出与创造的价值。

三、智慧滋养:用科技赋能劳动

劳动的意义,不止体力,更有智慧。在育苗基地的体验课程中,同学们学习现代农业技术——水培种植。营地老师介绍了植物工厂的核心理念,让大家感受到科技与农业融合的力量。随后,同学们亲手搭建水培系统,从浸湿海绵到安放种子,从喷洒水雾到静待发芽,他们用双手搭起了科技育苗的“生命之桥”。

下午,两场讲座进一步拓宽视野:张红梅老师讲授《多姿多彩的蔬菜家族》,带领同学了解现代蔬菜栽培的科学奥秘;王渊超老师的沪语童谣讲座,则用旋律讲述乡土文化,让学生在轻快的节奏中感受方言之美、文化之根。科技与文化,共同为劳动注入灵魂。

四、匠心体验:在传承中感受创造的喜悦

黄草编织,是一次手与心的修行。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挑草、编织、收尾,制作出一件件精致的黄草杯垫。那一缕缕草香,既是劳动的印记,也是传统手艺的延续。下午,同学们走进村落,走近农家,与老农促膝谈心。他们听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活的巨大变迁,看到现代化农业带来的幸福笑容。老农端上的花生与椤素,质朴而甘甜,让人感受到“勤劳致富”的真意。

夜晚的剧场里,学校自主策划的“大思政课”体验课堂让青春激情再度点燃。各班自编自导的情景剧表演以“青春的模样”为主题,用笑与泪、梦与歌,诠释对“青春”二字的理解。舞台之上,既有求学问路、携手同行的守望相助,也有直面迷茫、自我突围的坚韧力量,更有胸怀家国、勇担使命的赤诚担当。这些闪耀的瞬间,共同勾勒出新时代青年的理想轮廓,彰显着他们坚定不移的信念与向阳而生的模样。

五、收获成长:以汗水书写青春的答卷

五天的学农生活转瞬即逝,结营仪式上,国歌奏响,红旗飞扬。高二(6)班的汪予谦和高二(7)班的刘瑷硕主持了本次活动。文朝有书记总结发言,对同学们的表现给予充分肯定。高二(8)班邢梦茹同学代表全体学员发言,分享她对劳动与成长的感悟。仪式上还表彰了“区级先进个人”“优秀班集体”“优秀寝室”等集体与个人,荣誉的背后,是汗水的闪光,更是精神的升华。

六、劳动闪光,青春不息

五天的时光虽短,却在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嘉二学子在劳动中体悟责任,在汗水中收获成长;他们懂得了珍惜,懂得了感恩,也懂得了以劳动成就青春的意义。“劳动让我们看见世界,也让我们看见自己。”这段在浏河的时光,将化作青春中最温暖的记忆,激励嘉定二中学子以更昂扬的姿态,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播种理想,耕耘希望,收获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