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嘉定二中团学骨干红色研学活动
来源:    发稿日期:2021年07月05日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为了铭记历史,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坚定青年学子听党话、感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7月4日,嘉定二中团学骨干39人在学生工作处老师们的带领下,来到了中共一大会址、四行仓库、渔阳里,开展了为期一天的红色研学活动。

参观四行仓库,铭记革命精神

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分为“血鏖淞沪”“坚守四行”“孤军抗争”“不朽丰碑”四个主题,纪念馆采用多种展示手段,生动再现了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后期,国民革命军第88262524团一营420余名官兵由中校团副谢晋元率领,从1026日至31日,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坚守四行仓库,四昼夜抗击日军的英勇事迹。

进入馆内,映入眼帘的是一幅谢晋元团长写给妻子的家书:“日内即将率部进入淞沪会战……为国杀敌是革命军人素志也,而军人不宜有家室……。”一字一句都满含对妻子的歉意和为国捐躯的坚定。

进入展厅内部,里面陈列着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片。同学们一边协助四行仓库工作人员维持现场秩序,一边听着解说员栩栩如生的讲解。在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四百余名中国士兵奋勇杀敌,击毙日军两百余名,掩护大部队撤退,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向国人和全世界展现了中国不可亡的民族气节。

展厅内,还有大量按照真人大小一比一制作的蜡像,真实还原了当年激战的场景。其中有一张士兵陈树生的照片让同学们深感震撼,当年他身上捆满手榴弹,拉响导火索,从六楼跳进了日军突袭小队中,与敌人同归于尽,牺牲时年仅21岁。

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烈士遗物,一个个杀敌场景,一段段影像资料,生动真实地展现了淞沪会战的历史全貌以及将士们反抗日军侵略的壮烈情景。

通过本次参观,同学们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感受到了八百壮士的抗日信心和不屈不挠的意志。我们要时刻铭记那些不畏牺牲的民族先烈,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脚踏实地,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寻访一大会址,回溯建党初心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初心的始发地。一百年前,兴业路(1943年前称望志路)76号曾是中共一大代表李汉俊的家,19217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正式召开,肩负改变中国命运的中国共产党宣告诞生。

走进展馆,一面“日出东方——从石库门到天安门”历史组画赫然呈现眼前,站在当下,回望百年,仿佛穿越时空成为历史的见证者。纪念馆内设有“伟大的开端——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陈列”展览,包括序厅、“前仆后继、救亡图存”“民众觉醒、主义抉择”“早期组织、星火初燃”“开天辟地、日出东方”“砥砺前行、光辉历程”和尾厅7个板块,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历程。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透过一件件历久弥新的红色文物、一张张生动鲜活的历史照片、一幕幕动人心魄的革命故事,重温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波澜壮阔、永载史册的光辉历程。

 

接着,师生共同在“开天辟地大事变”展项前驻足,时光的年轮在这里留下厚重的印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个在寻常日子召开的、在当时报纸上没有一点报道的会议,无声,却有力地,在风雨如晦的中国大地炸响了开天辟地的惊雷,为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写下了光辉的起笔。而新技术的运用再现了这一“伟大开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看得到、听得见、读得懂、感受得到的沉浸式展示效果,仿佛党的历史就在我们眼前铺开、红色精神就在我们心中跳跃。

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通过本次参观,同学们重温了党的光荣历史,了解了先辈们的英雄事迹,极大激发了大家为国成才的意志和决心,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开拓进取,顽强拼搏,秉承先辈遗志,为党和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走进渔阳里,重温红色记忆

渔阳里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诞生地、团中央机关旧址所在地。纪念馆包含序厅、中国青年英模展厅、渔阳里团中央旧址历史展厅、上海青年运动史展厅等。这里曾经走出一批有志青年,孕育了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等我们党早期的一批革命家,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同学们跟随着讲解员参观了纪念馆的序厅、上海青年运动史展厅、中国青年英模展厅、“渔阳里”团中央机关旧址历史展厅和旧址,重温一幕幕定格的历史画面。

一件件饱经沧桑的珍贵史料、一张张定格历史的资料照片,回首往昔,才感受到现在祖国繁荣昌盛的艰难不易。前辈们恪守的“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抛头颅洒热血的红色革命精神,在当代青年身上应该更好的传承下去。参观的最后,全体共青团员在李帅老师的带领下重温了入团誓词。

此次学习教育活动,让同学们体会到老一辈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的艰辛历程,纷纷表示要做有思想,有道德,有知识,有担当的青年,不忘初心,从党的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为期一天的红色研学之路在意犹未尽中落下帷幕,通过参观和学习,嘉定二中青年学子追寻了红色足迹,重温了红色记忆,接受了红色洗礼,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传承红色精神,继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学生体会

高二(7)班 倪煜宸                                    

我们今天参观了四行仓库纪念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以及共青团成立地点的纪念馆。这几个纪念馆所记录的历史事件不同,如八百战士浴血奋战,展现中华民族的抗日决心;如十三位代表开启新篇章,唤醒沉睡的民族;又如八位发起人教导后人,追求进步。虽然历史事件不同,但体现出来的中华气慨却是一样的。先辈们不屈不挠、勇敢机敏、脚踏实地的精神,组成了我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通过中国共产党的传递,握在了我们这代人手中。在这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应携起手来,从身边小事做起,努力学习踏实工作,帮助他人友爱同学,弘扬红色文化,成为“强国一代”。

高一九班 顾皓天

淫雨霏霏却依然难挡二中学子的满腔热情,即使路遇倾盆大雨,也停不下前进的脚步,越来越近四行仓库、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这一个个承载着过去光荣记忆的红色经典,在建党百年华诞眷顾下,更显得光彩夺目,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政党不能承担起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毛泽东主席说“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不断前进。

高二8班 陆小愉

参加了学校这次组织的红色研学活动,让我感触颇深。红色研学的目的地是四行仓库、中共一大会址和渔阳里团中央机关旧址皆为传承红色基因,学习党史的好去处。四行仓库残破,将“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战场重现在世人眼前。一大会址庄严,让我们从建党一百周年的今天眺望到共产党前辈努力奋斗的昨天。渔阳里隐秘在繁华的淮海路中,不忘见证逐步发展的中国里日益壮大的共青团。从“开天辟地”到“惊天动地”,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成绩卓越。今天的红色研学也教会我颇多,永远跟党走,强国有我。

高一8班陈可喻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有幸参加学校的红色研学活动。一天的参观,收获颇丰,很难想象中国从100年前百废待兴到如今跻身世界强国,这其中有着一代又一代中共党员前赴后继的艰苦奋斗。作为入团积极分子,身处中共一大会址,看到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人民从一贫如洗到全面小康,激发了我对党,对祖国的敬佩。历史需要铭记,未来需要展望。希望能永远追随党的步伐,涵养矢志不渝的思想境界,做理想信念的坚定者。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将个人梦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起来,是每一个中国青年的责任。

高一五班 陶欣怡

今天有幸参与了红色研学活动,此次行程让我收获颇丰。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四行仓库的参观。一张张黑白照片重现了历史,一座座铜像展现着英雄人物的风姿,他们那坚毅的面庞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他们以热血谱写着胜利的凯歌。我内心满是对这些英雄人物的崇拜与尊敬。除了对他们的深切缅怀,我们更应该秉承着他们的精神,砥砺前行,在通往理想的坎坷泥泞中拾阶而上。

高二(3)班 熊钊桐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我们来到了四行仓库、中共一大会址与团中央机关旧址,回顾了那段中国由落后屈辱走向独立富强的历史。在四行仓库,我第一次细致了解了“八佰壮士”的英勇事迹,为他们奋不顾身保卫国家的高尚品质所感动,并暗下决心:当祖国需要我时,我一定要像他们一样!在一大会址和团中央机关旧址,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开天辟地的壮举究竟有多么不易,我们追寻先辈的革命足迹,认识和了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这次红色研学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了一定要学习和继承先辈们的精神,不忘初心,在新时代为祖国、为人民努力奋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力!

高二(8)沈思琦

这次红色研学中,带给了我沉浸式般地体验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一路发展至今的心路历程。无论是盛大的油画还是斑驳的实物文件,都将那段辉煌又酸楚的历史深深镌刻在我的记忆中、心田里。由此更激发了我对于党史、国史的兴趣,展望未来之时不忘来时之路,带着这份红色信仰不断砥砺前行,向先驱者学习,建设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