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二中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开学准备工作方案
来源:    发稿日期:2020年12月16日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各级党委与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切实加强疫情防控,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有序做好各项开学准备工作,现根据上级精神,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1. 健全防控组织,明确各级责任

    学校建立防控组织,明确职责分工,确保责任到岗,任务到人。形成了学校、年级、班级、家长四级防控工作网络,切实做到“三四四五”。

    “三全”:所有人员全覆盖;所有工作全覆盖;所有区域全覆盖。

    “四级”:校级-校长;年级-高三(丁馨、沈淑雅、潘海燕)、高二(陆其华、陈华、王建立)、高一(张万贵、周群、胡冰)班级:原来“一点三岗”(年级、班级的岗位职责:德育处负责)家长:张万贵、李帅、家委会、班主任

    “四组”:防控(陆其华-总务)、教学(丁馨-教科特)、师生(张万贵-工政团)、协调(宋保平-校办)

    “五有”:(所有工作)有方案(怎么做)、有制度(标准);有落实(行动)、有记录(证据);有检查(保证)

     “闭环”“压实责任”:校长、主任、组长是第一责任人。

    (一)领导小组

    组长:宋保平;副组长:张万贵、陆其华、丁馨;组员:徐华、沈淑雅、管国琴、张中林、周群、陈华、任利宏、庄美。组长承担第一负责人职责,其他成员明确各自分管责任,责任到人。领导小组加强对学校防疫工作的研究与部署,协调统筹,排查隐患,集中力量,加强监管,切实做好各项相关工作,确保疫情防控与开学准备有序进行。

    (二)综合防控组                            

    组长:陆其华;副组长:徐华;组员:张中林、任利宏、庄美。认真执行上级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制订学校疫情防控预案,周密安排学校疫情防控与开学物资场地准备相关工作。

    1.精准完成统计上报。落实“三个覆盖”“三个一律”和其他防控工作要求。持续对全体学生和教职工(含外聘人员、后勤物业人员)进行全面排摸,专人做好日报告、零报告和相关信息申报工作。对“特殊人员”要特别关心,做好台账记录,密切关注上级各项“新规”,并会同各部门切实执行。

    2.切实做好物质准备防控物资到位,并确保采购时效和采购质量,规范采购程序,加强采购文件和凭据管理,留存备查。合理盘存,辟出仲斌楼底楼西侧作为隔离室,完善相应的设施设备、专业人员、医疗条件、生活条件保障,满足学校用于隔离疑似病人、发热人员的需要。校门口安装热成像测温仪,三幢教学楼除日常洗手间的洗手池外另安装防疫洗手池,满足开学后师生进校园测温和随时能洗手的需求。

    3.坚决落实防控要求

    (1)晨检

    师生员工进校园必须接受体温检测、报告是否有可疑症状情况,进教室前应先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每天早晨第一节课前,班主任对学生健康状况进行询问与观察。询问和观察要点包括:

    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发热(水银体温计腋下温度>37.3℃,其它类型的体温计或检测设备以此为标准提前校对)、咳嗽、乏力、畏寒、胸闷、气促、腹泻、流涕、咳痰、结膜充血等。

    其他传染病相关症状:发热、皮疹或疱疹(眼结膜、皮肤、口腔黏膜)、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咽喉痛、流涕、呼吸不畅)、消化系统症状(呕吐、腹泻、腹痛)、腮腺肿痛、肌肉酸痛、黄疸、结膜充血、头痛、精神状态不佳等。

    如发现师生员工出现相关症状或其它异常情况,立即上报卫生保健老师和综合防控组组长,同时将其转至仲斌楼底楼西侧的隔离室,由卫生保健老师及时引导就医。同时,在卫生部门指导下,落实相关场所消毒、流行病学调查等措施。

    (2)全日健康观察和健康巡查

    学生在校期间,在卫生保健老师指导下,班主任负责开展全日健康巡查,并做好记录。卫生保健教师为疫情报告人,每天核实缺课、缺勤、症状、疾病以及隔离等信息,按要求及时上报。全日健康观察和健康巡查要点同晨检,对师生员工每日下午1点前加测一次体温。如发现出现相关症状或其它异常情况,立即上报卫生保健老师和综合防控组组长,同时将其转至仲斌楼底楼西侧的隔离室,由卫生保健老师及时引导就医。同时,在卫生部门指导下,落实相关场所消毒、流行病学调查等措施。

    (3)因病缺勤缺课报告及病因追踪

    工会每日8:00之前登记缺勤的教职员工,追踪缺勤原因,并做好记录。德育处和工会汇总学生和教职工数据每日8:30之前上报至学校防疫联络员,继续落实每天“零报告”“日报告”制度。

    (4)会议及活动

    疫情期间,严禁组织大型活动,确需举办的集体活动,必须逐级报批。控制各类线下会议规模、数量和频次,一律暂缓跨校、跨地区人员聚集性活动。如无必要不安排教职员工出差。学校体育场馆等场所暂停对外开放。

    (5)强化宣教

    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教,不断根据最新要求完善内容,进一步增强广大教职员工的健康意识和能力。

    (6)重点区域防控工作

    卫生保健室。疫情控制期间,卫生保健室接到师生员工发现的具有呼吸道症状、发热、畏寒、乏力、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信息,应立即核实并上报,询问假期至今的旅行史和有关接触史等信息,做好临时看护、转诊和记录。加强场所消毒,个人防护和隔离消毒。

    校门。严格实行“封闭”管理,坚决做到“五个一律”,即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师生进校门前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未经学校批准学生一律不准返校,对发烧咳嗽者一律实行隔离医学观察,不服从管理者一律严肃处理。校园实行划区划片管理,图书馆、食堂等实行人流量限制。减少非必须跨校工作交流。暂停组织线下现场报名、笔试、面试活动并做好告知。疫情防控期间,家长未经许可不得进校。必要时学生佩戴口罩参加教育教学活动,具体将根据本市相关疫情防控要求要求另行通知。

    餐饮场所。食堂公共区域在使用期间保持开窗通风的基础上,每日上下午2次通风。食堂餐桌椅每日上下午2次使用250mg/L-500mg/L有效氯(溴)溶液擦拭消毒。食堂后厨按食品安全标准加强消毒、清洁。食堂员工按食品安全标准加强晨检,佩戴口罩、手套、帽子开展工作。工作服应保持清洁,增加日常清洗频次,如有污染应立即更换清洗,清洁干燥保存备用。

    疫情防控期间,应以套餐形式供餐,暂停自助选餐,缩短选餐时间,避免过程中飞沫污染。在班级用餐的,需督促学生将桌子清理干净。师生员工用餐前要洗手。使用消毒液洗手。

    学生公寓。加强宿舍、卫生间、公共浴室等公共区域消毒,每日用250mg/L-500mg/L有效氯(溴)消毒溶液进行喷洒消毒,向学生提供个人消毒及防护用品。

    校内公共场所。教室、实验室、体育馆、图书馆、办公室等公用空间,学校行政办公窗口部门,保持空气流通,每天至少通风3次,每次30分钟。在入口醒目位置放置免洗手消毒液。疫情解除前停止使用空调系统。每日对公共设施进行250mg/L-500mg/L有效氯(溴)溶液喷洒消毒(夜间)。话筒、键盘、电子教鞭、讲台把手、校内ATM机等设备可用75%酒精或1%过氧化氢消毒湿巾擦拭消毒。校内公共场所加强通风。在入口醒目位置放置快速免洗手消毒液,并提醒注意手卫生。

    保洁卫生操作。清洁人员需每日工作前接受体温检测,体温不超过37.3℃并无相关症状者方可开始工作。工作时须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胶或乳胶手套,工作结束后洗手消毒并按要求对场所等消毒工作做好记录。

厕所。学校厕所有明确的管理制度,专人管理。落实厕所保洁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地面及时清洗,做好包括水龙头、门把手等重点环节的消毒,增加冲洗和消毒频率。厕所的洗手设施应完备,配洗手液。

相关垃圾规范处理操作。卫生保健室和隔离室产生的垃圾尽量用医疗废物专用袋及时清运。未清运的垃圾要置于有盖的桶内,每天用含1000mg/L的含氯(溴)消毒液喷洒垃圾桶内外表面等;按照《医疗废物垃圾管理办法》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做好不同垃圾分类处理。

(三)教学工作组:

组长:丁馨;副组长:沈淑雅;组员:李孝华、秦昊、陈华、李伟号。切实做好教育教学及相关人员安排,建立并完善线上、线下教学指导规范,组织把关课程资源,确保4月27日开始的线上、线下教学保质保量有序进行。

1.融合线上线下教学。指导与协同各科教师,继续利用钉钉、微信、QQ等平台进行在线教学与互动辅导,为学生提供明确与适合的学习任务,并按时保质的检查与评估。做好线上、线下教学的衔接工作,做到平稳过渡,保证教学工作有序推进。

2.重视常规工作。立足课堂,夯实教学常规,继续落实有效教学和分层施教。利用各种技术与手段,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和互动。各科教师在督促、检查学生每日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的同时,要主动与班主任、家长沟通,形成家校、班级各科教师间合作机制,互通情况,形成合力。开展教研活动和备课组活动,确定后续在校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全面优化课堂教学,确保教学效果。

3.强化高三教学。充分利用高考延后的一个月,加强复习的计划性,合理调整复习节奏,发挥备课组团体力量。二三轮复习计划细化到周、落实到人。尤其在综合训练中,提高做题速率和准确性,心理承受能力训练,力争将失误降到最低。

4.做好自主招生。依据学校办学实际与特色,坚持全面衡量,结合学生特长发展择优录取,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做到标准刚性、过程规范。

(四)志愿服务组

组长:张万贵;副组长:周群;组员:李帅、封宇韬。为社会、区域及全校师生做好志愿及优质服务工作。

1.支持线上、线下教学。配合教学工作组完成学生线上、线下学习的一切工作。

2.重视心理辅导。做好防疫期间学生心理支持、居家学习指导和家庭教育指导,尤其要了解与帮助受疫情影响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父母是医生等抗疫一线的学生要重点关注,心理帮扶。

3.落实每日联系。建立家校每日联系制度,班主任做好每日缺勤缺课学生登记、网络直报,并通过电话、钉钉、微信等方式向家长调查了解原因,若因疾病或不适症状导致,应继续询问所患疾病或症状信息。对于疾病信息,需请家长提供医疗机构诊断证明材料;对于症状信息,需询问并记录完整,并于8:00之前上报卫生保健老师。宿舍应建立健康观察与报告制度,每日22:00上报夜值班领导。

4.做好宣传指导。做好开学前防护知识宣讲,及时推送各种准确信息,帮助家长和学生消除恐慌与焦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好自我防护,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指导班主任做好防控疫情工作,及时上报疫情防控的信息,服务上海地区整体防控推进。充分利用广播、晨会、午会、班会、健康教育课、告家长书和网络媒体等途径,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教,不断根据最新要求完善内容,进一步增强学生和家长的健康意识和能力。

5.志愿服务到位。做好志愿工作,尤其为全校学生做好志愿服务。要发动年级组、学科组、党支部一起以多种方式关心了解学生的身体、生活、学习状况,给予必要的防疫、生活、学习指导,尤其是心理、情感上的疏导与沟通。要发动全体班主任、全体党员、老师给学生“一句话问候”“一条短信关心”“一条建议指导”,努力营造“温暖有情的大家庭氛围”。发动组织党团员教师参与志愿服务,形成志愿者服务数据库,服从教育局志愿服务的统一安排。

6.出行安全规范。教育学生注意上学、放学路上安全,坚持佩戴口罩。校车等公共车辆每日通风。校车配备体温测量仪、口罩、免洗手消毒液、消毒剂、呕吐包和医疗废物专用袋等防控物资。每次使用后应消毒,消毒方法为75%酒精或1%过氧化氢消毒湿巾擦拭消毒或者500mg/L有效氯溶液喷洒并密闭30分钟。驾驶员工作期间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乘坐通勤车辆的教职员工和学生佩戴口罩。乘坐校车的学生上车前测量体温,超过37.3℃的,不予上车。

(四)协调保障组

组长:宋保平;组员:管国琴、姜珊。全面协调保障疫情防控与开学工作。

1.及时接收信息。对接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保障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正常运行,每日9:00之前上报区、市两级疫情上报系统,继续落实每天“零报告”“日报告”制度。。

2.精细落实贯彻。牵头各工作组制定各项防控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工作标准,指导各项防控工作开展。

3.严格信息发布。做权威信息的发布者,积极、及时传播和转发区教育局发布的疫情防控工作动态和官方科普知识。

4.强化防疫宣传。充分利用宣传栏、网络媒体等途径,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教,不断根据最新要求完善内容,进一步增强广大教职员工、学生及家长的健康意识和能力。

5.应对事件突发。认真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在区教育局统一领导下进行舆情应对,做到不擅自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或提供有关素材,加强正面宣传,关于学校的一切相关信息只能有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集体确定公布。

6.严格值班制度。确保每天至少2名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师值班和24 小时门卫看护,不得缺岗、空岗。值班人员做好值班记录,如遇特殊情况及时上报。

二、体现知行统一,发挥党员作用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按照“三个覆盖”和“三个一律”相关要求,做好对全体学生和教职工(含外聘人员)的全面排摸,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切实做好统计和日报告、零报告。

立足自身职能定位,继续号召党员为学生发一条信息,要求党员为你所教的学生写几句祝福或鼓励的语言(方式不限、格式不限、字数不限),发给学生。表达党员教师在疫情期间深深的关爱,养成讲究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起居,合理规划,坚持学习,帮助学生度过难关。在防控疫情斗争中经受考验,形成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合力抗击疫情的强劲正能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党员应有的贡献。

深入开展疫情防御志愿者活动。疫情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要做好志愿储备可建设。在寒假已有的21位报名志愿者基础上,争取有所增加,在不耽误工作、尤其是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保质保量完成上级分配的志愿者工作任务。

三、认真细致排查,关爱师生健康

(一)细致排查返校教职工和学生

严格执行进出学校相关规定,尤其加强安保人员和校门口志愿者的排查工作,做到疫情防控期间所有进校人员都要测量体温、登记信息,留档备查。及时掌握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家长健康状况。通过工会工作群、各级工作群通知到每一名返沪教职工、学生,严守居家隔离或集中医学观察14天制度,并如实填写《健康状况信息登记表》,尤其关注境外返沪教职工和学生,坚决落实防控措施。排查住宿生寒假期间去向,尤其是重点地区教职工和学生去向,关注这部分教职工和学生居家隔离期间的身体健康状况,由当地社区服务中心或医院出具的解除隔离的相关证明方可办理入住。

(二)严格控制开学后大规模集聚活动

开学后不举行任何形式集体活动。按照防控的要求,严控学校群体性活动或例会。对于教职工就餐、住校生的住宿、就餐以及所有学生就餐都将根据情况重新安排。

(三)加强健康知识宣传

通过微信、校园网、发放宣传册、制作宣传图片、宣传栏等多种媒介进行新冠状病毒防控知识宣传,提高广大师生和教职工疫情防控知识知晓率,增强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勤洗手、戴口罩、少出门、不聚会、多通风。

(四)健全校园管控日报制度

1.继续通过工会小组,排查每一位教职工当日所处地区、身体状况、有无与疑似和确诊病例接触情况,密切关注境外教职工的健康情况,及时向学校提请防控领导小组上报每日相关信息,对于返沪人员督促填写《健康状况信息登记表》,落实自我隔离14天和到所在社区进行健康申报和登记备案,提醒每日体温监测,一旦出现发烧、咳嗽、乏力等症状,通知所在社区,及时到指定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向学校报备。

2.通过班主任工作群加强对学生每日身体状况排查,及时发现并报告异常情况,上报学校防控组,由学校作出相应处置。执行学校疫情防控“日报告”制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报送相关信息,按照疫情防控相关程序要求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开辟进校师生员工测量体温通道,对于体温异常者暂缓进入校园。建立在校学生晨检、午检制度,学生统一佩戴口罩上课。

(五)推动家校形成防疫合力

健全完善家校疫情防控沟通机制,畅通家校沟通渠道,指导家庭开展疫情防控。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身体健康状况排查,第一时间向学校反馈学生及家长的健康状况。对不能按时返校上课的学生给予温暖的关怀,组织各班级开展必要的心理疏导和线上学习辅导。

三、积极应对疫情,做好线上线下教学的衔接

(一)进一步完善特色课程,深化特色高中建设

    在第一学期市“课程与教学”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HEMST”课程体系,坚持基础型课程深度融合,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稳步推进。丰富拓展型课程建设,尤其强化自主性拓展型课程建设,鼓励教师根据专业和兴趣特长申报课程,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范围,提升拓展型课程实效。依托未济大讲堂、“走进中科院,走近科学家”、科技节等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搭建平台,厚实人文底蕴,提升科技素养。

   (二)进一步加强教学研讨,推进“立体课堂”项目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有序实施在线教学,做好教师个人和备课组的心得和经验分享,做好在线教学的总结工作。做好复课衔接工作,整体统筹规划实施本学期各项教学常规工作。

    抓住教学五环节,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充分利用“双师云课堂”和线下课堂实践,各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丰富“立体课堂”的内涵,提炼“立体课堂”的实施路径,并初步制定有关评价机制。

   (三)进一步落实校本培训,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1.落实“十三五师训”工作

    以学校中心工作为导向,认真做好教师培训的规划、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学校作为教师培训的主阵地,力保教师培训的高质高效,灵活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兼顾学校发展和教师自身的需求,坚持全员培训与骨干研修相结合,离岗培训与自主研修相结合,远程培训与校本研修相结合,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提升相结合。

    2.启动新一轮“青蓝计划”

    加紧新一轮“青蓝计划”启动,开始本校老师和外校专家结对,通过观摩听课、交流走访、课题研究等形式开展教师专业培训。

    3.规范见习教师培训工作

    继续做好本届市区级见习教师规范化基地工作,执行学年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优化培训内容,丰富培训形式,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等有序实行带教任务,进行过程调控,加强文本管理和培训课程建设,完成培训工作。

    四、力争多措并举,全力做好保障

(一)全面整治校园卫生环境

在校卫生保健老师的指导下,开学前对全校进行消毒、通风工作,彻底整治校园环境卫生隐患。建立校园每日消毒制度,对教室、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定时消毒。设置学生洗手处,配齐配足合格洗手用品,确保学生饭前便后能及时洗手。

(二)设置临时规范定点隔离场所

将仲斌楼底楼西侧设为隔离观察室。在卫生保健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清理、消毒,并设置醒目标识。配备医用口罩、防护服等必要的防护用具。对在校出现发热等症状的学生,迅速采取定点隔离措施,同时上报学校防控小组,由学校向地方防疫部门或镇疾控中心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视情作出相应处置。

(三)防控疫情储备物资采购

购买口罩、体温检测设备、消毒剂、呕吐包、免洗手消毒液和医疗废物专用袋等防护用品。准备好临时留观区及相应消毒防护用品。及时调整增加预算安排,为疫情防控提供资金保障,建立健全紧急物资采购内控机制,确保采购时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采购质量,并做好采购文件和凭据的管理、留存备查。做好物资管理,进库出库登记。

  非常时期、非常学校,二中防疫开学两手抓,充分做好预案,攻坚克难、砥砺实干,打好防疫攻坚战的同时,已为开学做好充分准备。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

2020 年4 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