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嘉定二中基地的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活动如期开展,主题聚焦于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的实践探索。本次培训特别邀请了高二年级组长王建立老师担任主讲嘉宾,王老师不仅拥有德育高级职称,还担任嘉定区班主任工作坊的主持人,经验丰富,见解独到。
在本期培训正式开始之前,徐瑛老师特别提议并安排了一个环节,请每次活动的主持人精心策划一场轻松愉快的解压团建小活动。这个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各位新进教师有效缓解一周以来积累的工作压力与身心疲劳,同时通过互动和协作,进一步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了解,从而加深新教师之间的友谊与团队凝聚力。
本次以“共拼图共绘愿景”小组互动拉开帷幕,由梁靖梓老师详细讲解游戏规则。各组组员需在10分钟内,每人用3到4个词或图形表达对理想课堂、师生关系或未来事业的愿景,完成作品后由代表用1-2分钟进行介绍。各组充分展现了他们对教育与班级管理的深刻思考:上大嘉高的华康炜以“示爱无疆”为主题,通过太阳、向日葵、爱心等元素,突显教师仁爱之心的重要性,并提出班主任应兼顾学生学习与人生成长的引导;嘉定二中的吴瑾和蒋小雨借用“底数大于1的指数函数”作类比,倡导学生“每天进步一点点”,并融入“快乐学习”的理念;封浜中学的殷浩明提炼出“真实、开放、进步”三大关键词,解读理想课堂应在知识传授、做人引导、资源调动及学生思维与人格培养上发力;嘉定二中的梁靖梓所在小组则以“无规矩不成方圆”为核心,结合“圆形”和“正方形”意象,强调体育教育需以体育人,让学生在活动中懂得规则、学会团结。
随后进行的“时间胶囊”活动,要求教师在卡片上写下未来一年教学能力提升或个人发展的期待,署名并注明学校后上交,待培训结束后返还,以检验目标达成情况。见习教师们通过图形和关键词表达教育愿景,如“示爱无疆”“每天进步一点点”等理念,凸显了他们的育人思考。
团建活动结束后,王建立老师以《班主任的积累与成长》为题进行了专题讲座,内容从“为何做班主任”、“做怎样的班主任”以及“怎样做班主任”三个方面展开。
1. **“为什么要做班主任”**
王老师引用教育部文件指出,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他强调,当前学生成长问题日益增多,班主任肩负重任,并提到德育已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2. **“做什么样的班主任”**
王老师提出,班主任需从“事务型”向“专业型”转变。对于事务性工作,要理清思路、做好分类存档(如使用文件夹记录班会课、家长会等资料),并善于借助家长、学生及任课教师的力量,例如选好家委会成员分担任务。专业型班主任则需关注学生的“爱与归属”和“尊重”需求,通过细节营造班级温馨氛围——例如每月在后黑板为学生庆祝生日、疫情期间利用数字人技术公布作业情况,还可以组织大考后的班会课让学生放松聊天,拉近师生及生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他强调要平等对待学生,学会换位思考,避免使用贬低性语言,以“亲其师信其道”为原则优化师生关系。
3. **“怎样做班主任”**
王老师结合实际案例给出建议:面对学生问题,应“少指责、多倾听”、“少命令、多商量”,处理师生冲突时要控制情绪。针对高一新生,可在开学报到日准备小礼物以缓解焦虑,期中考试后组织家长写匿名信,帮助缓解亲子冲突;高三阶段则可开展“心愿瓶”、“桌贴寄语”等活动,通过仪式感助力学生备考。
此外,王老师还引导教师们探讨实际案例。例如,针对“学生因换老师欲集体抗议”的情况,嘉定二中的李博文老师建议先共情安抚,再介绍新老师的优势并给予适应机会;对于“班干部选举争议”,封浜中学的吴毅超老师提出先了解学生不认可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班干部的优点,同时帮助班干部优化工作方式。
此次培训通过互动、讲座和案例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教师们明晰班主任工作的价值,掌握事务管理与学生关怀并重的实践策略,为班级育人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