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号晚上,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在腾讯会议线上举行。嘉定二中青年教师参与会议。
此次培训邀请了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德育研究室主任王萍老师为见习教师就“全员导师制背景下的家校沟通”进行培训,以加强家校沟通、坚持协同育人为主题,就全员导师制的现实背景、基本要求、沟通技巧等方面与见习教师们分享了自己的经验。
首先王萍老师介绍了全员导师制的现实背景和基本要求,王萍老师就目前存在家长抗拒沟通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可能出现的关系没处理好、家庭内部存在问题、家长注重隐私性等因素,进一步讲解如何沟通。王萍老师循循善诱,讲解沟通的基本要求,提醒见习教师要注意降低频次和沟通的内容,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不要轻易的和家长反映青春期同伴关系问题。很多见习教师出入杏坛,还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沟通,王萍老师耐心解释了这涉及到沟通的一般原理,王老师告诉见习教师们,沟通一定有障碍,并列举多个案例,印证心里所想到别人听到可能完全不同。
王老师还强调要注意亲师沟通的要素,教师、学生、家长是一种三角关系,因此和家长建立关系,要建立和家长的共同点,突破口就是孩子。要弄清家长的需求,家长喜爱释放善意的老师,他们普遍希望孩子好,特别是在老师的帮助下成长。再者王萍老师提醒见习教师要注意情绪这一要素,情绪的好坏会影响行为态度。不论是老师对家长还是对学生,甚至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因此,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也要察觉到家长、学生的情绪,是见习教师要做好的一门功课。
王萍老师讲到的第二个重要的问题是提高沟通技能,促进合力形成。王萍老师强调,沟通的技能是最重要的,也是讲座的重点,见习教师在和家长沟通时要讲求技巧,要体现关注,让家长感觉到尊重和重视,在沟通的过程中学会倾听,给予家长积极地回应,并且还要在无形中合理引导家长,这样家长才会愿意和老师沟通,也有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这也是对第一个环节中,王萍老师提到的如何和家长搞好关系问题的一个回应。如果和家长真的产生矛盾,在遇到分歧时,见习教师要采取弹性沟通的方式。在这个问题上,王萍老师积极和见习教师们互动,就“孩子作业做到十二点”这个问题训练见习教师们的沟通思维,冯枫老师认真思考后回答了这个问题,其回答也得到王萍老师的肯定。最后,王萍老师讲了最难的一个技巧,就是要学会弹性沟通,任何道理都要通过实践的检验,但在实践过程中就会发现,情况会千变万化,因此不能只循规蹈矩,而要学会变通。
总而言之,王萍老师运用生动的事例、幽默的语言讲述了如何加强沟通,她讲述的这些技巧不仅适用于和家长沟通,也适合和周围的人沟通,非常的实用。听完王老师的分享,各位见习教师纷纷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尤其是初做班主任的几位教师,表示会对接下来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提升成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他几位见习教师们也表示王萍老师分享的这些故事言浅意深,需要在听完讲座之后回去再细细品味,并在反复多次的实践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家校沟通技巧,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