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深耕细作研教法,静水流深悟学道——记“双新”背景下高三语文复习课专题教研活动

作者:上海市嘉定二中更新时间:2021-10-30 13:17点击量:0

2021年10月26、27日,我校高三语文备课组开展了校本教研活动,旨在“双新”背景下,聚焦专题教学,做实做细课堂教学研究,提高高三课堂实效

本次教研活动年轻教师率先亮相,四位老师精心准备,以高三专题教学研究为突破口,以学生语文素养提升为研究点,呈现了自己对高三复习课的思考与实践。

1026日,谢文瑛老师在高三(8)进行了《诗词鉴赏之虚实结合》专题复习课。课堂基于真实学情,从刚刚学过的第一单元词作《扬州慢》入手,引导学生找出词中虚写与实写内容、关系及表达效果。除了《扬州慢》中的“想象”之外,依据课内《江城子》《梦游天姥吟留别》《念奴娇》三首词作,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进一步梳理总结,从虚实的具体内容、虚实关系、表达效果三个角度,逐步构建起对于虚实深层次、立体化的审美体验。最后,教师补充《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及《雨霖铃》进行课堂练习。本堂课将新课教学、整体复习、练习册单元测试、模拟卷题目结合,夯实了诗歌鉴赏的基础要点,也明晰了鉴赏路径与方法,将专题复习课落到实处。

在高三(3)班,李帅老师则教授了一节高三散文教学课,以《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为抓手,通过引导学生对作品思想主旨的探寻进而推进到读文、评析的策略指导。学生对小溪、尤加利树和鼠麴草等片段进行解读,由此总结出作者冯至的自然观、存在观的有关内容。李帅老师提醒学生注意课本上已给出的创作时间,并补充知人论世对于评析思想意义的影响。

静安区高中语文教研员冯渊老师在课后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强调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必备知识要完备且清晰,思维路径要由浅入深,即“单点认识——多点认识——发现点与点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复旦附中张慧腾老师肯定了老师们在高三复习导向下的阅读教学,有意识地把握考试评价和阅读教学的联系。张老师认为,在高三复习中“知识谱系和图表带给学生之后如何”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命题,涉及到认知、理解和运用,建议教师在进一步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于不同题材诗歌中虚实运用的特点,强化规律的总结。关于评析类题目,张老师指出评析对象主要分为:语言风格、艺术手法、思想意义。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把握文本特点,寻找文本独特价值和考题之间的联系,例如理趣的阐发应是《一个消逝了的山村》非常重要的文本价值。

嘉定区语文教研员沈国全老师就高三新课教学与专题复习相结合的课型,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如何理解高考所需要的关键能力——例如怎样才能形成规律来进行赏析。二是如何帮助学生突破个人阅读经验,依旧要落实文本细读。试题中频频出现的“加点字”“画线句”“某段”“哪几个层次”正是对于文本细读的要求。三是要找准课文适合的要点。

1027日下午,邵晓伟老师在高三(4)班开设了《现代文一的阅读策略》的研讨课,引导学生反思现代文一的阅读技巧,关注阅读单位中字、词、句、段的作用,尤其是以句为单位的阅读方法。邵老师以现代文一的社科类文章阅读策略为核心任务,立足于语段中的“观点与逻辑”,用标点符号作为辅助手段,为学生提供了分解句群、划出观点句、圈出显性和隐性连接词这三个支架。本节课的教学为学生阅读和解析社科类文本阅读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路径,也为学生构建现代文一的阅读方法提供了可以操作的要点。

随后在高三(5)班,姚星老师以一堂《揭开面纱走近“他”——谁在言志抒情》深化学生对于人物形象的理解,并结合课内诗词、高考真题的讲评与探究为学生构建了赏析诗歌的方法和路径。课上,姚老师带领学生回顾课前作业的情况,反思答题过程;再通过题目解析提供手法、特征等路径,用试题操演的形式进行课堂检测。姚老师幽默生动的语言和亲切自然的教风赢得在座教师的一致好评。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教研组备课组的精心组织与安排下,两天的教研活动精彩纷呈。专家们的点拨不仅为日常教学活动带来新思考,也令教师们逐渐切实明晰“双新”背景下高三语文的教学策略,促使老师们深入实践和反思。相关专题教研活动还将继续推进。相信高三语文教学必能静水流深,不断深研,不断进步

 

图片1.png

图片2.png

联系电话:021-59127823 学校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德华路388号

copyright©2018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

沪ICP备11021021号-4  |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47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