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堂品质,构建立体课堂——嘉定二中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十二周教学展示实录

作者:上海市嘉定二中更新时间:2021-11-25 09:44点击量:0

11月16日下午,问雪萍老师在高二(3)班执教校级公开课,英语教研组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听课及课后教研。

英国青少年的零花钱来源及消费习惯。问老师首先提供几条线索,引导学生猜测学习内容——零花钱。学生通过第一遍泛听,获取了文章大意,又通过精听落实了具体细节。随后,问老师设计了填空,帮助学生聚焦文本的重点词汇并进行理解记忆。最后,问老师鼓励学生进行知识迁移,以小组采访的形式汇报一下自身的消费习惯。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问老师落实教学目标,不断进行语言聚焦,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思考自身的消费观、感受中英文化差异。

    11月16日,英语组郭俊晖老师在高二(9)班开设校级公开课《A question of taste》。

在“读前”,郭老师以“中华小当家”片段作为引入,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再让学生尝试将视频中与“味觉”有关的词汇翻译成英文进行翻译练习,并趁此引入课文的主题。在“读时”阶段,郭老师先以扫读和略读让同学们理解全文的大意,寻找课文中的关键信息来回答问题,或者完成表格,以此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初步了解全文大意后,郭老师又布置了“paraphrasing”任务,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表达课文中的长难句,锻炼学生的细读能力并对课文有更全面的理解。最后在“读后”环节,学生们小组讨论后与大家分享自己对“五感”的妙用,让学生们联系生活实际,将语言重新融回生活。

11月17日,王双老师在高二(7)班开设校级公开课《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探索》。癌症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其中免疫疗法及其与其它疗法的联合使用对部分肿瘤的治疗效果显著。王老师以癌症免疫疗法药物即PD-1单克隆抗体的的研发方案设计为主线,引导学生进行基于深度学习的探索实践。学生先通过资料阅读并解释癌细胞的免疫逃逸现象机理,提出如何保持T细胞的免疫杀伤癌细胞的能力;教师引出PD-1抑制剂抗体药物,再激发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利用资料信息完成浆细胞新生增殖能力的方案设计,转到利用细胞融合技术--这项新技术进行抗体药物的研发生产。在新工程技术的学习中,学生借助问题链进行深度学习,了解细胞融合的概念、技术流程、技术的原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概念、培养条件、应用等知识,树立结构和功能观、稳态与平衡观;然后学生利用新学技术完成制备PD-1单抗的研发流程设计,达成对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巩固。在给药环节的讨论中,学生学习药物半衰期、PD-1占有率等概念,完成给药方式、频率、剂量等问题的讨论;再针对设计新靶点、鼠源药物药效进行讨论,达成认知广度的探索,培养了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素养;最后教师介绍单克隆抗体抗癌药物的研究进展,认识到生物技术的社会价值,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敬畏生命,提高社会责任感。

评课环节中,听课教师均提出了有见解的教学设计改进方案。

11月17日下午,张芳慧老师在高一(8)班执教了一节主题为《常见的气象灾害》的校级公开课。

本节课作为《常见的自然灾害》第一课时,张老师以课标为基准结合学生学情,选用今年登陆我国的台风“烟花”为案例,从“台风路径网”“中国气象网”中获取了大量关于台风“烟花”的资料,带领同学们学习台风的致灾过程及其危害、台风的概念及内部结构、台风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防范措施等。

张老师利用同学们生活中亲身经历的真实事件为切入点,并将一个案例贯穿整个课堂,一步步引导学生,结合视频和自身体验总结台风的危害和防灾措施,并且融入了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让同学们感受到地理前沿技术在生活中的作用。最后张老师通过完整的板书梳理了本节课脉络,运用综合题组织学以致用。

11月18日,信息技术组全体老师观摩并研讨了施月华老师在高一(4)班的校级研讨课《分支结构及其应用》。

本课通过“知识回顾”“大家来找茬”等环节,在与学生们一起巩固知识的同时,也把常见的问题通过纠错的方式进行规范,为后续活动的开展打好基础。施老师围绕子项目活动“根据BMI作出健康提醒“开展教学,在原有的双分支的基础上(仅区分是否正常)向多分支(区分胖瘦、区分胖瘦的程度)进阶和拓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了多分支结构和语句的学习,将知识点与项目活动有机融合。最后师生共同梳理编程解决问题一般过程,通过智能生活应用场景的列举进行了知识迁移,聚焦并落实了学科素养。


联系电话:021-59127823 学校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德华路388号

copyright©2018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

沪ICP备11021021号-4  | 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47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