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二中动态 > 新闻报道 > 正文
师者匠心 点滴真情—— “我与导师”的温情故事之“学业指导篇”
来源: 嘉定二中    发稿日期:2025年05月01日


导师不经意间的一句话语、一个眼神,甚至是一声鼓励,都可能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记忆中,对我们产生深远的影响。让我们以心作笔,以情感为墨水,在我和我的导师之间穿梭,捕捉并记录那些看似平凡却闪耀着光芒的瞬间。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那些关于“我与导师”的温情故事,让我们用文字娓娓道来。


记忆如夏,一起同行——刘媛媛老师

夏天总予人一种昂扬的热烈,而我与刘媛媛老师的相遇,也是一个热烈的夏天。那时我们初入高二,她将作为班主任,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负责我们的化学授课。在其指导下,我们班成绩名列前茅。她教会了我们学习的方法,嘱咐我们多提问。她说:“没有人生来就会,不要害怕提问。重要的是认清问题,解决问题,坚决不犯同样的错误”当我为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感到难堪的时候,这句话总能坚定我摸索知识的勇气。

她富有激情,用心去关怀着学生,温暖着我们前行。她记下了我们的生日。那天,我们会收到一杯奶茶、一个蛋糕,得到一份礼物和一份爱。我相信也有很多人爱戴着她,只不过声音刚吐露出,就被一种独属于少年的羞涩阻隔。可我坚信,信鸽会将这份爱传承下去,邮寄到更远的远方。——高三(10)班 王浩宇


杏雨润心田,师恩照前程——冯铮老师

每当数学题结成迷雾,我总忐忑地敲响办公室的门。冯铮老师从不直接给答案,而是轻轻推来草稿纸:“我们一起来理理思路。”她的笔在纸上流淌出清亮的轨迹,那些星号与问号犹如萤火,指引我找到解法。

数学课上,一道证明题跃然黑板。见我跃跃欲试,她含笑鼓励:“来试试?”我磕磕绊绊地展开证明,她眼睛一亮:“这个方向很好!”红色粉笔在我的推导旁添了几笔,零散的思路瞬间连成璀璨星河。

冯铮老师教会我的远不止解题技巧,更是在知识海洋中航行的勇气。师恩如杏花微雨,悄然滋润心田;似北斗星辰,永远照亮前路。这份温暖,将永远指引我在求知路上坚定前行。——高一(12)班叶淑歆


温暖如光的引路人——问雪萍老师

一次英语作业中,语篇里复杂的逻辑和生词,像密网将我困住。面对通红的错题,攥着作业本子的我满心挫败与焦虑。

问老师察觉到我的低落,把我叫到一旁。她翻开作业本,目光柔和,耐心引导我复盘思路。讲解时,她用追问抽丝剥茧,用彩笔标注重点,还结合生活实例,让晦涩的知识变得清晰。我遇到生词羞于开口,她始终带着笑意,一遍遍示范纠正,直到我能流畅朗读。

在英语学习的路上,她俯身讲解的身影、细致的线上解答,如星光与春风,驱散迷茫、拂开心门。感恩这束温暖的光,让我有勇气在知识的海洋里扬帆起航,向着学好英语的彼岸坚定驶去。——高二(9)班 刘欣妍


教育源于生活——王美丽老师

王美丽老师对于教育与生活都有独到的见解,每次去找她,你可以和她聊学习,更可以和她聊歌曲,聊艺术,聊诗词,聊春天。一切相关于美的,抑或是其他,你都可以去找王老师讨教,或是辩论。王老师的身上有一种执着,她总会孜孜不倦地去提醒怠慢的同学,不论多少次,这种行为本质是沉重的责任感,或许也是她自己的教育的理念。

教育的本质是否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呢,大概就是这样一种简单的师友关系,一种柔软的唤醒与传递。王老师对于生活的热爱,也同样时刻附着在同学们的身上,温婉地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恪尽职守,鲜活,浪漫的人。——高二(3)班 瞿依晨


书架间的他——周新华老师

那次,我们班被派去图书馆做社会实践。周新华老师蹲在移动书车旁,校服裤膝盖沾着灰。他抽走我手里的《新概念英语》,用半截黄色荧光笔划过扉页:“五年以上教辅书要淘汰,但你看……”,他指着泛黄书页里露出密密麻麻的蓝字笔记说道:“这些都是活字典,比参考书金贵。”我按杜威分类法贴标签时,他忽然叫停我:“英语书按题材分,小说归小说,社科归社科。”笔尖在《双城记》封皮拉出细长黄线,“和背单词一样,放进语境才有生命。”他后脑翘起的银发在夕阳里晃动,让我想起他总说“学英语要看见文字背后的人”。

最后核对书目时,我发现他正用那支荧光笔补全《傲慢与偏见》的索书号。暮色漫进窗户,他弓身推书车的影子投在墙上,像枚老书签。如今每当我翻开图书馆的英文小说,总能在“cathedral”或“quixotic”"下方看见他标的黄箭头——褪色的荧光仍在为迷途的词汇指明归处。——高一(10)班 肖维茜


末尾彩蛋:亲爱的同学们,如果你也想让大家了解你和导师之间的感人故事,表达你对导师的情感,请立即投稿联系我们,届时将在学校平台推送你的文章哦!


投稿方式:投稿邮箱:445328457@qq.com 学生工作处韦玉红老师查收(长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