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德育之窗 > 德育研究 > 正文
教育者优势觉察与动能激活——嘉定区王建立班主任工作坊专题研修活动纪实
来源: 嘉定二中    发稿日期:2025年11月07日

10月29日下午,嘉定区王建立班主任工作坊特邀高级生涯规划师、高级心理咨询师王浙苏老师,为工作坊学员带来主题为“教育者优势觉察与动能激活”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以参训学员此前完成的“DPAWORKS诊断问卷”为基础,从自我认知、角色认知、社会认知三大维度展开优势分析,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为学员们带来一场兼具启发与赋能的研修体验。 

image1.jpeg

1、 以“牌”为喻:解析四类教育者核心特质

讲座开篇,王浙苏老师以“扑克牌四种花色”为喻,系统拆解了四类教育者的独特特质,帮助学员们快速定位自我:“黑桃型·教育开创者”:兼具全局视野与远大志向,擅长抓工作核心、理性分析,拥有跳跃性思维与强理解力,敢于尝试创新、不惧冲突竞争,同时具备独立自主的行事风格与突出的创造力;“红桃型·教育传播者”:天生擅长交往,思维发散且想象力丰富,表达能力突出,性格乐观热情,善于用积极能量感染学生与同事;“梅花型·教育关怀者”:情感细腻且耐力持久,性格包容体贴、乐于助人,对教育细节记忆深刻,擅长在中长程教育过程中持续发力;“方块型·教育研究者”:严谨认真,对工作标准与流程有明确要求,注重细节对比与品质把控,行事守纪律、讲规则,具备扎实的专业积累意识。


通过精准解读,参训老师不仅清晰识别了自身所属类型与核心特质,更明确了未来职业成长的优化方向。

image2.jpeg

2、 精准赋能:不同特质教育者的优势与优化路径

基于四类特质分类,王浙苏老师进一步深入剖析了不同类型教育者的教学优势,并针对性提出优化建议,为班主任专业发展提供“定制化指南”。

黑桃型教育者的教学优势是注重结果驱动,具备创新思维,能在工作中抓取重点,这让他们无惧挑战,能在团队中成为更好的领导者,而对这类教育者提出的优化方法是要对被教育者一视同仁,在工作中努力做到不急于求成。

红桃型教育者的教学优势是他们能理解学生,给学生传递正确良好的理念,并且会多鼓励学生,但容易缺乏耐心,对这类教育者提出的优化方法是要增加跟进,努力做到持之以恒。

梅花型教育者的教学优势是体现在教育过程中,他们注重爱心传递,具有耐心与恒心、不舍放弃等特点,给他们的优化方法是要做到原则上不退让,多关注结果与目标。

方块型教育者的教学优势是他们注重规范式教学、理性严谨,持续的专业积累,在教学中,这类教育者要注意的优化方法是要增加鼓励和抓大放小。

image3.png

3、 故事共鸣:在分享中看见自我、激活动能

讲座中设置“故事分享”环节,三位学员结合自身经历畅谈感悟,王浙苏老师现场点评分析,让研修氛围从“理论学习”转向“实践共鸣”。嘉宜初级中学张先志老师分享了“从孩子童年的幸福点滴,到青春期亲子矛盾的困惑”,王老师建议其“正视成长矛盾,觉察孩子内在需求,以‘信任’为核心赋能孩子,而非消耗成长动力”;嘉一实验初中孙鑫老师讲述了“人际交往困惑与通过荣格心理学实现自我成长”的历程,言语间满是自豪。王老师肯定其“主动探索自我、持续成长的意识”,认为这是教育者赋能学生的重要前提;德富路中学薛成博老师提及“毕业学生家长送锦旗、学生常返校探望”的温暖经历,直言“这份师生情谊是职业幸福的核心来源”。王老师通过细节分析,指出其身上兼具黑桃型(引领学生成长)与梅花型(关怀学生需求)的双重优势,引发全场共鸣。

image4.jpeg

4、 因材施教:四类学生的“定制化师长赋能策略”

针对不同特质学生的成长需求,王浙苏老师进一步梳理出“差异化赋能策略”,为班主任提供可直接落地的教育方法: 红桃型学生(感受驱动):需高频给予赞扬与认可,坚持“点评事、不批评人”,主动赋予表达机会——当学生获得积极感受时,内在动力自然增强;黑桃型学生(成就驱动):需传递“尊重与重视”的态度,提前明确行为边界,引导其关注学习效果,进一步激发对“成功”的内在渴望;梅花型学生(关系驱动):需营造和睦融洽的成长氛围,避免强势安排;通过常态化询问学业进展、明确“老师会持续协助”,以“关系纽带”激活内驱力;方块型学生(安心驱动):易因压力焦虑,需优先“思想减压”,通过明确要求、专业指导建立安心感,不强迫承认错误,助力其稳步前行。 


image5.jpeg

整场讲座历时两小时,参训老师们始终专注投入、意犹未尽。大家不仅对“教育者特质分类”“学生差异化赋能”有了耳目一新的认知,更在自我优势觉察上获得深刻启发。讲座尾声,王浙苏老师提炼三点核心建议,为本次研修画上圆满句号:“第一,看见即优势,看见即改变——觉察自我是赋能他人的起点;第二,为学生精准赋能,便是因材施教——尊重差异才能激活成长动能;第三,‘爱’始终是教育的永恒主题。” 正如王老师所言:“教育本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旅程,唯有让师生彼此看见、以爱浸润,方能真正助力学生向阳成长!”

image6.webp

image7.jpeg